“互联网+用工模式”:用户营销活动系统解析
2020-12-11导语:对“个人消费者用户”的营销活动网上有很多介绍,但对“个人服务提供者/用户”(后文简称:大C)的营销活动介绍文章却很少见,哪些用户属于大C呢?美团外卖小哥、滴滴快车/专车司机、好大夫的医生、今日头条的作者…本文作者有幸在近期负责规划了同类的系统,沉淀了如下内容希望可以和大家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先整体看一下系统应该包含的模块:
然后,我们对每个模块逐一拆解:
根据活动类型不同,活动的流程及组件有很大的差异。
如“任务型活动”需要用户更关注自己获得奖励的进度,“用户PK型活动”需要用户更关注竞争对手的进度。通过活动类型可分开控制不同类型的活动,利于沉淀活动模板等共性配置。
大体包括两个模板:活动规则+页面配置
1)活动规则
活动规则是一个活动的灵魂,活动策略大多通过规则体现。
在此我们以“任务型活动”举例进行拆解。这类活动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谁做了什么获得什么奖励?”。
2)页面配置
活动相关页面通常有:入口、活动页面、附属页面、活动分享。
奖励大体包括现金奖励和实物奖励:
这里说的活动维护(活动修改)主要是指活动在线上发布后产生的变更动作,之所以把活动创建和活动修改分开来说,是因为这两个环节涉及的功能及流程差别很大。
活动上线后做出的修改需要先储存在暂存区,修改内容审核通过后再发布。
另外,可增加活动复制功能。尤其是对于长期在线上挂着的阶段性循环做的活动,大多规则变化不大,复制活动可减少编辑活动的时间。最后,记得记录活动变更日志。
展示和查询所有已配置的活动,活动状态、类型、名称、时间等。
活动状态包括未发布前的审核流程状态(1~6),和发布后用户可见的状态(7~9)。状态因业务形式与要求各不相同,以下是我这涉及的活动状态:
1)活动触达
活动触达包括对参与用户的触达、协作角色的触达。
对参与用户的触达形式要考虑用户使用端口,触达节点要考虑活动关键节点,对协作角色的触达目的是更好的支持和推进活动。
2)数据同步
协作角色数据同步和观察数据定时下发。
指活动数据仓,可多维度观察数据。可有效支持数据的应用与运营复盘分析。
最后,别忘了做特殊配置,如:
根据每个行业和公司战略不同,要考虑支持不同的特殊配置。
任何系统都是为了更好的支持业务目标。当下各行各业都在借助互联网完善生态,完备的运营活动系统可以更快更精准的响应市场,为企业争取竞争先机。
做好精细化运营,可帮助企业有效提升拉新、促活、留存、订单及销售额等数据。功能就像产品的骨相,运营则是产品的装扮,再好的骨相也需要有恰当的装扮才能脱颖而出。
磨刀不误砍柴工,拥有好的工具才能减少“工具人”类工作的占比。如果你有其他观点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展开探讨,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
本文由 @苏小匠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