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4 来源:人民网IT频道
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30条改革举措(“科创30条”)、促进中关村药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25条措施、促进中关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14条政策集中对外发布;“20项央企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在京落地;瓦里安中国研发中心、AI触觉传感芯片等重大项目落户北京,鲲鹏联合创新中心揭牌……刚刚落幕的2019中关村论坛举行重大成果发布会,发布一批重大创新政策和国际合作项目,为北京高质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按下“加速键”。
科研单位:破除壁垒 扩自主权
“科创30条”有诸多亮点。比如,落实科研单位选人用人、经费使用、成果转化授权等自主权,通过赋权激励,增强创新活力。再比如,推进人才培养、人才评价、外籍人才引进与服务机制等,破除人才体制机制制度壁垒。此外,试点提高间接费用核定比例至30%,最高可提高到60%,加强科研人员激励力度。
“这是北京市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践行高质量发展,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更大改革动力而出台的又一重要改革文件。”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秘书长、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表示。
中关村管委会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药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共25条,从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专业化平台建设、企业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同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关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新政策,将为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科创平台:华为北上 鲲鹏展翅
“20项央企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是推进新技术落地的全新尝试,犹如新技术的“试衣间”。据介绍,这批项目面向在京76家央企征集而来,技术涉及5G、AI、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应用于城市运行管理、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方面。
在重大科创平台共建项目方面,围绕智能制造系统创新研究、操作系统等,几个覆盖行业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搭建起来,并在发布会上举行平台揭牌仪式。
“北京鲲鹏联合创新中心”由华为公司和北京市经信局等联合建设,将打造与X86体系共存系统,建设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包括但不限于CPU处理器、AI处理器、操作系统等,重点打造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核心产品,有望解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魂”的问题。
“国家智能制造系统创新研究院”项目将以智能制造共性技术、核心关键装备和标准研制及工程化应用为重点,将在2-3年间,建成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中关村企业涉外法务服务站旨在协助中关村企业应对海外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维护中关村企业合法权益。
中外合作:立足前沿 瞄准高端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9个国际、国内区域协同创新合作的签约或落地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管委会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中经济协会就加强创新合作,建立常态交流对接机制,签订合作备忘录;中国科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法国泰雷兹等单位围绕生物制药、人工智能触觉传感芯片、下一代空管系统、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分别在京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其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与瓦里安共建的“瓦里安中国研发中心”项目,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论坛期间,乌克兰船舶科学院院士雷杰科夫、亚历山大,乌克兰交通运输科学院院士布克托夫等3位专家签约落地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
“这些项目落地,充分展示北京扩大开放创新,与国际加强协同创新的决心与举措。”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